河南省大豆生產調研及建議
7月13-16日河南省產業技術體系甘薯雜糧體系大豆育種崗位專家團隊一行,對我省部分大豆主產區周口市、新鄉、安陽等地進行為期四天的生產調研,主要針對我省大豆播種時間、播種密度、苗情、田間管理技術以及播種設備進行詳細調研指導。
調研主要到田間地頭實地查看播種情況、調查種植密度、田間管理措施,結合與省內科研單位、種植大戶、種子企業、農資個體經營戶等與大豆生產過程中密切相關的不同群體,進行深入交流。在調查過程中對藥劑拌種、播種技術、苗期管理等環節存在的問題耐心向農戶進行解答、指導。
今年我省大豆播種時間集中在雨后6月19-25日,播種時墑情較好,整體出苗良好;南部地市播種密度集中在1.9-2.2萬株/畝,最高密度達到3.3萬株/畝。由于今年小麥收獲黃河以北稍早,有部分農戶6月5日前后播種,播種密度在1.2-1.5萬株/畝,個別播種密度在1萬株以下。播種機械主要以播種小麥的機械為主,有少量使用大豆精量播種機或大豆麥茬免耕播種機播種的地塊,播種均勻度好,苗齊、苗壯。
經過實地考察調研,我省大豆生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:一是種植密度大,易引起后期倒伏;二是播種機械落后,導致苗不勻,疙瘩苗、缺苗斷壟現象嚴重,僅有用大豆精量播種機或麥茬免耕播種機播種的田塊苗勻、苗壯;三是存在除草劑藥害問題。鑒于今年我市大豆播種時期,7月底至8月中下旬是大豆開花、結莢鼓粒期,是大豆一生中生長最旺盛的時期,做好該時期的田間管理對提高大豆產量非常重要。
下一階段做好三件事,確保大豆豐產豐收:一是做好大豆生長調節劑的使用:依據種植品種的特性和前期幼苗長勢情況,對長勢旺的地塊用矮豐、多效唑等控旺,切記用藥量不能過大,以免造成藥害;對苗期生長不良地塊噴施葉面肥;苗期受藥害嚴重的地快噴施蕓苔素加葉面肥,促進大豆生長。二是防病治蟲:用菊酯類、噻蟲嗪、甲維鹽、啶蟲脒等農藥交替使用預防豆稈黑潛蠅、大豆蚜蟲、點蜂緣蝽、斜紋夜蛾等大豆害蟲,預防大豆癥靑,8月下旬注意預防食心蟲、豆莢螟;噴施多菌靈、百菌清等預防葉部病害。三是做好抗旱排澇:夏季雨水不均,我省北部地區近期雨水較大及時進行排水,以免根系長時間浸泡進行無氧呼吸,使大豆生長不良、增加病害,造成花莢脫落,影響產量;雨水過后及時進行中耕,破除土壤板結;生長差的田塊及時噴施葉面肥,促進大豆健壯生長。
我省大豆種植面積常年在700萬畝以上,是黃淮海大豆主產區。種好、管好是提高大豆單產的重要技術措施,做好技術指導對提高我省大豆科學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。建議在以后的大豆生產中加強:一、播種前大豆拌種,使用先正達(酷拉斯)等大豆拌種劑拌種,防治地下害蟲,預防根腐病等病害,提高產量。二、掌握收獲時間,待大豆完全成熟,葉片脫落,豆粒水分降至15%以下時進行收獲,增加大豆產量。三、政府給予購買大豆免耕播種機械補貼,減輕農戶經濟負擔,提高大豆播種質量,達到節本增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