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新品種周麥42號生產經營權轉讓公告
周麥42號是周口市農業科學院育成的小麥新品種,目前已完成試驗程序,有望2023年獲國家審定證書。
為促進成果轉化,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》、《實施<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>若干規定》等相關法律法規,經院領導班子研究,決定對小麥新品種周麥42號生產經營權進行公開轉讓。
一、轉讓原則:
本著公開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則,以加速推廣、合作共贏為目的。
二、轉讓方式
采取公開競價或協議議價的方式進行轉讓。申請企業達到2個或2個以上的,進行公開競價;申請企業只有1個的,雙方進行協議定價。
三、報名企業的資質要求
國內注冊的種子企業,誠信守法,經營業績良好,種子推廣轉化能力強。
四、企業報名時間和方式
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2年9月20日止。報名時需提供加蓋公章的公司法人代表身份證復印件、公司委托書、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等相關資質證明材料,并填寫周口市農科院科技成果轉讓申請表(附件2)。將資質材料和申請表以郵件或郵寄方式給聯系人。
五、報名聯系人和聯系方式
聯系人及聯系電話:劉先生0394-8586804 13838619892
王女士15993222547
通信地址: 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建設東路4號周口市農科院科研管理科
郵編:466001
電子郵箱:13838619892@163.com
特此公告!
周口市農業科學院
2022年9月5日
附件1
周麥42號品種簡介
品種名稱:周麥42號
選育單位:周口市農業科學院
品種來源:周麥22/周麥23
特征特性:屬半冬性中晚熟大穗型品種,全生育期平均229.9天(2020年226.6天,2021年233.2天),成熟期較對照周麥18號晚熟0.7天(2020年晚熟0.9天,2021年晚熟0.4天)。幼苗半匍匐,葉色深綠,冬季抗寒性中等;分蘗力強,成穗率中等,春季起身拔較早,兩極分化較快;兩年區試平均株高83.5cm(2020年83.9cm,2021年83.2cm),莖稈彈性較好,株型松緊適中,穗層整齊,旗葉寬、短、上沖,較耐后期高溫,成熟落黃較好。近方形穗,大,較勻,短芒,白殼,白粒,子粒半角質。2020年、2021年區試平均畝穗數44.3萬、38.6萬,穗粒數35.6粒、37.2粒,千粒重45.2g、44.8g。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,2020年/2021年結果:條銹?。好庖?慢,葉銹?。褐懈?高感,白粉?。焊吒?高感,赤霉?。焊吒?高感,紋枯?。褐懈?中感。國家黃淮南片區試抽混合樣化驗,2020年/2021年品質檢測結果為:容重812g/L、786g/L,蛋白質(干基)14.0%、14.3%,濕面筋33.1%、33.7%,吸水量(14%濕基)61mL/100g、59mL/100g,穩定時間10.9min、6.9min,最大拉伸阻力385E.U.、未檢測,拉伸面積83cm2、未檢測,2020年品質指標均達到中強筋小麥標準。
產量表現:2019~2020年度參加中種黃淮麥區南片小麥試驗聯合體水地組第一年區試,平均畝產549.6公斤,比對照周麥18增產6.55%,居第1位。2020~2021年度參加中種黃淮麥區南片小麥試驗聯合體水地組第二年區試,平均畝產558.5公斤,比對照周麥18增產5.05%,居第2位。2021~2022年度參加中種黃淮麥區南片小麥試驗聯合體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605.9kg,比對照周麥18增產5.00%,增產點率90.9%,居第3位。
審定情況:目前已完成試驗程序,有望2023年獲國家審定證書。
栽培技術要點:適宜播期10月上中旬,適宜基本苗16~20萬/畝,注意防治葉銹病、白粉病和赤霉病。
適宜地區: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(淮河以南稻茬麥區)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,陜西省西安、渭南、咸陽、銅川和寶雞市灌區,江蘇省淮河、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,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,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。